|
|
|
怒族概况 |
|
【族名】
怒 族 Nu ethnic minority group
怒族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史称“怒人”、“弩人”、“怒子”等
溜索飞渡,天堑变通途的民族——怒族
【简介】
我国的怒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福贡、贡山、兰坪县,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和西藏自治区的察隅县等地。与傈僳族、独龙族、藏.......查看详细 |
|
|
|
·怒族风俗概况
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福贡县、贡山独龙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和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等地。
怒族热情好客,客人来访时,全寨都要献出最好的野味。只要客人进屋,主妇将以最快的速度为客人烹制佳肴,并同时送上两块石块粑粑,中间得夹一块煎鸡蛋或烤猪肉.......查看详细
|
|
|
|
|
·怒族节日
怒族传统节日有春节、鲜花节(农历三月十五)、祭谷神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九)和祭山林节。
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时间为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底至正月,节期15天。每到腊月末,家家都要清扫庭院,除净火塘中的余灰,并用松枝装饰门面,地上及炊具餐具、各种器皿铺上一层绿松毛(松树叶),象征去旧迎新。除夕之夜,家家要吃团圆饭。初一凌晨,年轻的小伙子要抢先去井里打吉祥水,并给长.......查看详细
|
|
|
|
|
·怒族饮食
怒族习惯于日食两餐。其主食绝大部分以玉米为主。玉米的食用方法从爆米花逐渐发展为煮焖成咕嘟饭(类似玉米面稠糊)、包谷稀饭,做成包谷粑粑,石板粑粑最有特色。少数信奉喇嘛教的怒族也吃酥油糌粑。
常见的蔬菜有青菜、白菜、萝卜、瓜豆、辣椒等。每年五、六月还需到山林中采集野菜。常采的有竹笋、野百合、各种块根类及蕨类植物,以及做调味用的姜、葱、花椒等。含淀粉为主的植物当粮或制成粉做粑粑而.......查看详细
|
|
|
|
|
·怒族的工艺美术
怒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岩画艺术。
1957年,云南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在原碧江县一区九村托平村与腊甲底村之间发现怒族古岩画,岩画在一个被称为“依洛夫”的岩洞里。洞穴壁上有七幅图画,画中图形清晰可辨,如太阳、鱼、鸟、牛、马等,以红色颜料作画,笔画简炼,线条粗犷,形象生动。此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文物普查中,又在果科乡腊斯底等地,陆续发现类似岩画.......查看详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