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土族概况 |
|
概述现有人口191624 人。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东 部的互助土族自治县以及 民和、大通两县,其余散 居在同仁、乐都、门源等地。土族聚居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全境分山区、 浅山区和川水区三种地形。北部山区森林密茂,有广袤 的草山牧场。南部浅山,河川交错,气候温暖,遍布良 田园林,盛产蔬菜瓜果。 土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内.......查看详细 |
|
|
|
·土族社火
社火,也叫耍秧歌,是广大村民在正月里表达喜庆和祈求来年幸福的一种独特的形式,也是欢度春节的高潮所在。 在我们大通县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火队伍迅速壮大,现在几乎每个乡的大村里都有自己的社火队伍,县属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也有自己的秧歌队。 每支社火队都有自己的负责人,称为“会头”,负责演员的挑选、节目排练、内外事务的协调等工作。各演员被称为“身子”,带有较浓的迷信色彩,意为.......查看详细
|
|
|
|
|
·土族节日:纳顿节
纳顿节是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独有的民俗活动。纳顿节是土族人民喜庆丰收的社交游乐节日,也称"庄稼人会""庆丰收会"等。"纳顿"是土语音译,和蒙古族的那达慕含义一样,意为"玩耍"、"娱乐"。
每年农历七月,正是民和三川地区瓜果飘香、新粮入仓、新油入缸的丰收季节。当地的官亭、中川等七个乡镇的70.......查看详细
|
|
|
|
|
·土族美食,土族餐饮
土族人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因此形成了别具风格的饮食文化。 土族饮食同生产有直接关系。牧区以食肉类、乳品为主食,农业区以青稞、荞麦、薯类为主,喜欢吃酥油炒面、油炸馍、手抓大肉、手抓羊肉、沓呼日、海流、哈力海、烧麦、焜锅等。爱唱奶茶,饮自家酿制的青稞酒,土语称“酩酼”。 土族人有传统的饮食卫生习惯,吃饭时每人都有固定的碗筷,请客吃饭也是每人一份,分着吃,免得有病相互.......查看详细
|
|
|
|
|
·土族的工艺美术
土族人民的刺绣艺术明显得表现在对服饰的精心装饰上。土族妇女喜欢在衣服袖头和下边绣上各种花纹图案,土族男青年胸前大都有块四寸见方的刺绣图案,上面绣着五辫梅、转魁子、太极图等。土族的长腰带和裤带头、烟包、衣领上,一般都绣一种有四方连续图案,叫富贵不断头,不仅有民族风格,而且非常鲜艳华丽。在鞋上绣云子花,花纹细致匀称,色彩艳丽。土族姑娘从十二、三.......查看详细
|
|
|
|
|
|
|